高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永远先人一步,赢得先机
高三一年的形势变化莫测,把高考的主战场全押在高三,如果没有重量级大咖高手帮助,风险是很大的!所以,从高一、高二开始,就要树立起高考冲刺意识、强化信念,优化做法。本文总结了高一至高三每月大事件清单,愿校长和家长们看过之后,提前对高中三年进行有计划性的布局学习。好成绩是规划和设计出来的,所谓先胜后考是也!
冲刺清华北大,应该从高一开始,瞄准目标,学生指导、教师培训、家长教育,三管齐发,势能叠加,坚定不移,正确行动,必成正果。
紧张高一快乐跨越 保持领先
关键词:“难”。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这是一个“坎儿”,必须要完成惊险一跳,“跳”过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实现而今迈步从头越。
学习特点: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化学和物理、化学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也上了新台阶。很多学生认真学习但成绩不理想,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
心理特点: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师生的相互了解、交流。
高一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高一冲刺清华北大,从学法指导开始!
9-10月,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节奏。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试,高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进行第一次月考,性质不变)。
11月,绝大部分学校会把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上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高一上学期学习,提早预习和适应。
12月末至1月初,期末考试,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规检验,高考时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额选定也会以这次考试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学校有月考习惯,那么每次月考成绩也是标准之一)。
1月末至2月,寒假,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3月,高一下学期开学,学生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4月底,学校期中考试,以数学为例,应重点复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知识(主要看学校学习顺序)。
6月初,重点中学开始讲解大部分高二知识,要跟上学习节奏。如果期中考试成绩理想,应尽快进入超前学习状态,不要沉浸在一次胜利之中;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尽早做调整,并对自己之前的问题做有效的分析总结。
7月初,学校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对高一整个一学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高二两级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高一养成学习习惯
语文:每天保证半小时阅读。变化:高中语文与初中阶段语文相比,有较大的跳跃,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因此,学习高中语文,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
数学:耐心+恒心+毅力。变化:高中数学在知识的深度、能力的要求上都比初中数学有了质的飞跃,内容难度大、抽象,对分析能力的要求高。所以,进入高中后,成绩有所下降是正常的,大可不必为没拿到高分而烦恼。摆正态度,相信是能够把高中数学学好的,用心感悟,会有心得体会的。
英语:语法和词汇是两大要素。变化:进入高中后,英语教材的内容增多,跨度大,不像初中一节课就可以把知识点反复操练到完全掌握,所以更要注意自学,温故而知新。高中英语非常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所以除了一定的练习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自主阅读。
物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化:物理是高考理综考查的科目之一,理综总分300分,物理就占了110分。根据往年高考成绩,很多考生物理科得分不太理想。高中物理以定量计算居多,初中物理则以定性了解居多,因此在学习时尤其要关注相关的计算题,以及相关细节。
此外,物理是高中学科中比较难学的一门,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兴趣非常重要,同学们可以有计划地观看有关的科普类电视节目和书籍,以及关注本公众号文章,增加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记忆理解两者兼顾。变化: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学习过程既要进行理科的逻辑推理,又要有文科的知识记忆和积累。同时,化学也是一门实验学科,要学好化学,就要做好实验,而且更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熟读教材,关注现实,与其它学科一样,注意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加深学习,巩固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高二, 迎难而上 快乐爬坡
关键词:“分化” 。升入高二的同学,马上能感觉高二知识难度的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要准备高考科目,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把高三的知识压缩在高二讲完。如果稍有松懈,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分化,一些学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应该细水长流跑好备战高考的马拉松全程,笑到最后!
学习特点: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导致不同心理状态;归因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学习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对高考的期待与恐惧。
心理特点: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同时“恋爱”现象也可能剧增,择友有较高原则性。
高二,还是要关注学法指导,这是重中之重!
高二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9月至10月,高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高二的学习状态,每课时知识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与综合的出现,学生不适感增强;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开始出现疲惫与松懈情绪。
11月,高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高二上学期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但是,也有可能反向变化!
12月初,高二全省会考!届时,会提前发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高二会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报名自主招生,会考成绩很关键,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
12月至1月中旬,高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1月下旬至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阶段,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绸缪,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高二下期的压力。
2月底至4月底,高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理科学习由具体定量逐渐转化为抽象定性;部分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有所滋生;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5月至6月,高中学习能力和高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7月初,高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两极分化达到高峰。高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
高二明确阶段目标
1.目标明确:明确高考目标,同时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确差距,瞄准奋斗方向。对目标学校的情况初步了解(包括历年招生情况对比,有无加分限制)。如果没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无法形成科学规划的。
2.重视薄弱科目:高二偏科的问题,到了高三会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大部分省份文综和理综合卷,分数差距会越来越明显,如果高三前不把这些薄弱克服掉,就会成为你高考成功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3.恰当选择: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选择课外辅导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可以让你进步得更快,但是课外辅导的形式很多,要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量力而行。
冲刺高三保持优势 快乐备考 稳步提高
关键词:“高压”。高三整个学年,考生要面对来自多方压力,这时候明确高考目标,同时分析自己的程度,是很重要的。合理地定位自己,形成科学规划,坚定不移地达到理想目标。
学习状态:高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关注点与点之间的联系,甚至形成数学、物理的立体思维。
高考复习,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道题。第二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第三种境界:做一道题,会出一题。
心理状态:高三没完没了地做题、没完没了地考试,还有家长和老师没完没了地唠叨,加上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很容易有急躁、郁闷、迷茫、懈怠等情绪。但如果能够及时调整,让心态回归到正确轨道上,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进了巨大的一步。
高三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7月至9月,学校做学期分析,制定合理计划,进行一轮复习。
10月末至11月初,期中考试,大部分学校开始总结性复习。
次年1月初,期末考试。
次年1月中旬至2月末,寒假。
次年3月初,一模考试,全面开始第二轮复习。
次年4月初,二模考试。开始第三轮复习
次年5月初,三模考试,重点专项复习,查缺补漏。
次年5月下旬,四模考试。
次年6月7、8、9日,高考,各校大型招生咨询会。
次年6月24日左右,高考成绩发布,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高三强化七种意识
1.目标意识: 目标是导航、目标是方向、目标激发动力。首先要有未来的奋斗的目标,其次要有阶段性的努力目标,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出实现未来目标的目标差。
2.基础意识:基础是能力之本,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基础是在长期、大量、反复的练习中积累和熟练起来的,所以对待基础不能急功近利,要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打好基础要从早入手,查缺补漏工作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基本解决,不要期待在第二学期补救(利用暑假、寒假和周末时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计划)。
3.总分第一意识: 高考并非是单科的比拼,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是总分的PK。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总分第一的意识,不能凭个人的兴趣和偏好把精力放在某一科,要力争各科基本平衡。当然,在起始阶段,可以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把相对薄弱的学科补上来。在后续阶段,就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力求在总分上有所突破。
4.规范细节意识: 高考既考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同时也考规范和细节。所以要把规范细节意识贯穿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要从每一次的作业和测试抓起。
5.计划意识: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计划是完成阶段任务的重要保障。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第一阶段复习备考中,在宏观上要制订好学期计划,在微观上要制订好周计划和日计划,每次月考前还要制订出短期的复习计划。
6.反思纠错意识: 反思纠错是一个发现和改进的认知过程,反思纠错的过程是进步的重要保障。作为高三学生,必须学会反思和强化纠错意识。具体来说,要学会阶段的学后反思、作业的练后反思以及大考后的考后反思。建议每位同学都要设一本反思纠错本子,以落实反思纠错的具体措施。
7.身心平衡意识:身心平衡是确保复习备考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所谓身心平衡,就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结合。课中认真学习,课余彻底放松,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和正常的学习状态。
有挺多学弟学妹问:”为什么学不好数学?” 我觉得首先要思考几个问题:
1.拿到分数先问自己应该得这些分吗?
①第一个方面:非知识性失分(由于审题失误,计算错误,规范性失分)有多少?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是为什么(比如一个题满分12分,却给你10分)?
如果你总是在犯这样的错误,你就要清楚:
——计算失误,审题失误不是粗心,是能力问题和态度问题。
有人疑惑,觉得这种错误从小犯到大无可避免,但我敢坚定地说这种错误可以尽力克服是因为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我上高中的时候,数学前五道选择题出错的同学都要受到很严重的惩罚,罚到你想吐,因为这几道题是没有任何理由出错的,然而时间证明,老师罚的越狠,这个班前五道题的正确率就更高,因为不敢出错,所以不会出错。
我特别坚信一句话——”148分到150的距离比70到148的距离更加遥远”
70分到148分有太多都是由于非知识性问题造成的失分,但是148到150这两分就是因人而异了。
②第二个方面:有多少是蒙对的?
蒙对的题当错题处理了吗?
下次遇到这种问题还有信心能够蒙对吗?
如果泥没有信心次次都能蒙对,请你也同样把它当做错题处理,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侥幸。
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试卷分析和对自己清楚的认识,就不配取得高分。
提供一个数学试卷分析模板(我高中时候用的)
2.追求拔高的同时是否夯实了基础?
先问问自己有没有掌握好基础,课本你熟悉吗,高考大纲你熟悉吗?
保分题(选择前5道,填空前两道,大题的数列三角立几概率选做)你送命了吗?
如果你现在还上不了120分,先不要追求拔高,先踏踏实实把基础做好。
3.你会考试吗?
“认清自己并保持自信”
第一我们要认清自己,并不是所有题目自己都能做出来,所以有时候遇到难题,可以选择直接跳过,不要在自己做不出来的题目上花费太多时间;
第二就是保持自信,千万不要因为数学这门科目较难,所以一拿到试卷就紧张,觉得自己不会。
关于数学应该怎么学?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我学习数学的心得
(一)流程不能错(我认为缺一不可)
学案预习——上课听讲、做笔记——作业自测(作业当考试、考试当高考、高考当平时)——自主练习(自助餐、习题训练)——错题整理——错题重做(≠错题重错)——考前复习学案、笔记本和错题本——考后估分、试卷分析——整理改错
(二)数学学习方法:
1.无可取代的题海战术
(千万千万不要瞧不起题海战术)
挺多同学说感觉自己刷题没有什么用,我给大家提几点注意事项,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
觉得自己没时间刷题的同学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刷题,吃饭排队、跑操前后、上着厕所都可以刷题。
刷题注意:
①对自己的准确率和时间有要求
不要拖拖拉拉,想做多久做多久,也不要不走心,觉得错了也没关系,又不是考试,长此以往,养成坏毛病想改就难了。
②不对答案的刷题等于白刷
做题不对答案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做错了不对答案以为自己做对了,下次还按照错误的做;如果不会做也不看答案,就更奇怪了。
③刷有所得
刷完了要有收获,不是只要你刷了就能进步,刷完题必须整理改错,归纳总结,把当天刷题所得都消化掉。发现的知识漏洞立刻弥补,不要怕麻烦。
④刷题时不要盲目自信
有时候你一看这个题觉得很简单,我都会,过程随便写写或者干脆不写,或者方法知道了,数我不算了吧啦吧啦。
其实不动笔写出来你可能就不会,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如果你觉得你会的你都能写对,考试就不会出现非知识性失分了。所以没落实到卷面上的都不是你的分,刷题也要虚心谨慎。
⑤刷题刷到最后一刻
高中数学老师说:”数学,一天不练手发生,两天不练头发懵。”我觉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我高考的时候,下午三点进考场,一点多我们全班就坐在自己班教室里刷了一套卷子,你说现在刷还有用吗?我觉得太有用了。不一定要讲究全都会,而是要把握题感,不然你一睡醒坐到考场上看题就发呆,就紧张,才更完蛋。所以我主张刷题是没有尽头的,主要训练我们的大脑时刻保持题感,这样才有平静的心态去考试。
⑥刷什么题
高考前最重要的无疑是高考真题,高考真题可以让你把握考试难度,考试规律,是最有说服力的,而且一般比较简单,能增加你的自信。
其次就是各地模拟题,离高考越进,模拟题质量越高,越具有引向作用。
然后是市场题,我高三做过的最好的市场题就是高考必刷卷,可以根据身边同学和老师的推荐去做。
最后是机构题,比如金太阳联考等,之所以放最后,是因为我觉得这些题目很多时候都剑走偏锋,有些钻牛角尖,但是情况也会变化,不能说就没有好题,而且多做一些也可以拓展思路,增长见识。
⑦搭配干活效率最高
可以和学习伙伴分配任务,然后把各自刷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勾出来让对方做。我和我同桌当时就是这样,两个人收获都很大,效率很高。
2.不可小觑的整理改错
说整理改错不重要的同学都是没有尝到甜头的同学,这些同学往往不太会整理改错。
讲一下整理改错的方法:
①什么时候抄题干/粘错题
剪裁,粘贴是小裁缝的事情,不是高中生的事情,所以不要用自习课和大块的时间干这个。做这个事情其实能得到很简单朴实的快乐,不动脑,一节课在忙忙碌碌的剪裁粘贴中度过感觉还挺愉快。但是这样的快乐是违心的!我们不能做专业的小裁缝。
剪裁的事情用最零碎的时间去做,课间,中午、晚上放学后几分钟,去吃饭前,跑操回来喘气的时间等等,总之别用大块时间做,也不要边剪裁边改错。
同时,建议如果不是很长的题干就手写,可以简写,自己能看懂即可,抄题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比粘贴更加有用。
②什么时候改错
用你最最最宝贵的时间去改错!大块的公共自习,大块的放学后的时间,总之时间越充裕越好,用大块的时间来思考、发现问题、弥补漏洞、总结归纳,而不是一味地做新题,不然就是狗熊掰棒子,你永远没有收获。
③改错题为了什么
很简单,两个目的——(1)弄明白这个题,(2)复习的时候有资料参考。带着目的去改错,首先把你改的问题弄明白,还要保证你下次翻看能够快速准确地想起来当时为什么改这个题,改这个题收获了什么。
④改错怎么改
最好一个专题的问题整理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太零散,想找找不到,同时还可以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此外,建议用颜色鲜亮的笔标出重点,把这个题你错的关键步骤勾画出来,越明显越好,方便以后复习。
大家都不缺钱,可以多买几根荧光笔,不要一个本子清一色都是一种颜色的笔迹,这样你再看起来没有重点特别费劲,你自己都不愿意看自己的改错本。
⑤改错不是浪费时间
明确态度,改错是比做新题更重要的事情,绝对不是浪费时间。你的错题才是最值得你做的题,新题永远做不完,把错题消化了才真正实现了做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