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考阅卷规律 创新数学答题技巧
一、认识高考阅卷
(一)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仲裁”最后再“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确保了阅卷的公平、公正、准确的阅卷原则。
(二)专家组讨论制定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并进行细化,把题目的多种解答方法和每一个得分点都列出来。
(三)评卷人员使用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具体一般有以下几方面阅卷规律或者规则:抓评分点是阅卷关键,也就是找对的式子给分,而不是找错的式子扣分。评卷老师按规定的评分细则重点寻找评分点,扫描关键数学式子。如果会做,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术语写出来;应对不会的难题,我们可以有多少想法,就写多少式子!
二、存在的问题
2017年评卷中遇见的问题卷有,基本概念不清、基本公式记忆不准 ;计算能力差 、不会处理数据、 审题能力差、 答题不规范、难也丢分易也丢分、投机取巧、乱做记号、污损 ;规定区域外答题,答题错位;笔细、墨淡或者书写较轻,图像不清等,例如,阅卷中,有的考生“画个笑脸”、“老师给点辛苦分吧”等
三、应试策略
1.注意答题序号和位置。
答在试题规定以外的任何地方,和没有答是完全一样的效果。
2.加强通性通法的学习, 选择最常规的方法求解。通法去做既节约时间又能准确无误地得到理想的分数,以防因方法独特被误判。选择最常规的方法求解。使用常规的解题过程最能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哪些知识、方法与能力),也最有利于给分。阅卷速度很快,可能存在纰漏的非常规解法,不利于给分
3.书写书写要清楚、要干净整洁,简明扼要。
书写不要较轻,或者答题用0.5mm黑色水笔,字体大小要适中,作答要在规定区域内。
4.答题过程被阅卷教师漏看。
学生的卷面的板面设计要合理,重点一定要突出,讨论要另起一行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样漏看的机会就会减少。
5.答案重于过程。
解答题中答案是最重要的,一个正确的答案有时候意味着拿到了这道题目所有的分数,(有老师差不多5秒钟一份试卷。)只有答案错误时阅卷老师才不得不看你的解题过程,再去找得分点。不要随意删除写在卷面的东西,那样既可能失去试卷分,又失去卷面整洁、美观。
6.解题要规范。(1)有明确并且统一的符号,题中给定的字母意义不能自行改变。(2)要规范列式:要用原始方程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3)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示意图:
7.计算要重视。计算时一般要先进行字母运算,推导出有关未知量的表达式,然后再代入数据计算,这样做既有利于减少计算量,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和回顾检查。要注意将最后结果化简成最简式,如果有单位的,不要忘掉单位,否则会被扣2-3分。
8.注重(阅读能力)。一些考生在不少试题上失分不是他不懂,不是因为不小心!是因为读题意识不强,读题能力较弱导致的。
9.难题要积极有所作为。考试难免会碰到难题,除了要调正好心态,有“我难,大难!”的心理准备外,最关键的是要在难题上有所作为。
10.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以防问牛答马,提高能力、杜绝粗心大意.
四、阅卷启示
(一)根据高考试题呈现的规律,2018高考迎考年级同学在有效复习中,
一要观察近几年试题特点:(1)基础、能力并重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 试题审问方式创新 突出考察信息读取,数据处理能力(2)必考几种类型:集合、复数、三视图、算法框图、三角函数、椭圆双曲线、平面向量、线性规划、数列(3)延续了使用相同的命题风格,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强化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重视学科的基础性、思想性和创新性,体现了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学科核心素养思维能力的考察,同时多考想,少考算,较好地实现了命题区分度,没有出现偏、难、怪的试题,但考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如2017年的试卷,1.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文科第2题;理科第12题,16题;文理科第19题,这些试题考查了考生应用数学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素养。2.运算量适度,阅读量提高:概率等体现数学应用的题目背景新颖,文字阅读量较大。考查数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现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3.小题难度减少,简答题难度持平,.T12背景简单,思维转换意思强;T17,18,20 规范步骤;19统计,大量的文字信息,需要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考场心态;T21比2016难度明显下降;T22、T23:与往年相比较平稳
二要关注以下几点:“高考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大稳定,小创新,考思维,重规范”的要求,关注考试大纲和说明;
三要注意以下几点:重点知识年年考,冷点知识轮流考的规律、高考难度把握呈现大小年的规律,如2017较2016年文科宜、理科难。如,重点问题有:(1)函数依然是主角,导数地位尤其突出,(2)新课标的三亮点:导数,向量,概率;突出其工具性应用性,(3)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所占比重基本稳定,难度明显降低,(4)解析几何回避套路,以思维创新替代技巧,计算量减少(5)高频考点有:函数性质、倒数运算、概率次。次高频考点有:球、逻辑;冷点问题有:(1)正态分布,二项式分布,超几何分布,(2)数列中的公共项问题,(3)柯西不等式,(4)杨辉三角,(5)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回归直线方程,最小二乘法),(6)统计学(随机抽样,茎叶图,方差),(7)数学史 (古代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8)逻辑推理题,(9)数学归纳法,(10)复数的技巧运算,(11)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12)二项式定理;
四要重视以下几点:(1)重视阅读审题训练;(2)重视应用实践学习;(3)重视创新思维培养 ;(4)重视回归基础环节:1.基本概念 2.基本题型3.基本方法 4.基本图形5.基本思想 6.基本计算 7.基本步骤 8.基本思路.
五要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1)空间想象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做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是能在对具体的实例抽象概括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会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的初步的正确性.
(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概念、公式、法则正确地对数、式、方程、几何量等进行变形和运算;能分析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5)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6)应用意识:阅读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总之,狠抓主干知识,强化热点知识,适度关注冷点,渗透思想方法。把握命题趋势,踏上备考捷径!掌握科学方法,迅速有效增分!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备考效率! 科学愉快备考,获得最大收益!
(二)对于非迎考年级学生,用数学文化陶冶自己、热爱数学、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同时一定要坚持以数学思想为中心、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明确化,构建数学思维框架、重视数学结构;树立回顾过去一道题、回顾过去一类题,动态生成新知的意识、从而具有解决新题的能力,为高三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三)巧用信息技术、创新数学思维。
当我们遇见理解不了、解决不了试题,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网络题库、网络微课等获取解决最优方案,这里,我主要为同学推荐知网核心期刊,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难题原型及演变过程,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对2017年阅卷工作的总结,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最后,祝愿我们学校在2018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祝愿同学们的幸福指数像指数函数一样无穷递增!谢谢大家!